身陷品质门,韩国SKn在华业务被指区域性歧视
摘要:身陷品质门,韩国SKn在华业务被指区域性歧视
在产品质量问题上屡犯错误,是有些跨国公司常见的“中国病”之一。而就在一周前,国内知名的国际时尚品营运商深圳市可派(COPAIS)国际时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大量的数据统计为依据,详尽披露了其所代理的国际服装韩国SKn旗下 Kang Jin Young质量严重下滑的品质问题真相,同时表达了“捍卫消费者权益呼吁跨国集团SKn勇于承担责任”的立场。综合各年份商品的检测总计,2012年送检成衣面料样本188款,不合格率达到26%,2013年送检250款,不合格率达到35%,总计438款,综合不合格率32%。以成衣检测形成的综合不合格比例达到了43%。这些不合格项目不包括一般可修改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指色牢度、PH值、成分,甚至涉嫌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面对一大摞的质量检测文件,可派发言人冯常勇说:自2010年KangJinYoung品牌设计师与SKn分道扬镳之后,可派也明显感受到了KangJinYoung品牌的品质明显下滑,只是没想到品质问题会如此严重。而SKn公司为了单方面逐利的商业目的,在产品质量如此不堪的情况下,却连年涨价,导致可派在2011年以来开设的店铺难以盈利,这和可派过去老店铺的盈利能力、影响力形成鲜明对比。”
消息发布后,无疑给时装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韩国SKn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其旗下的Kang Jin Young女装品牌经过深圳可派多年的成功运营和市场投入,已经为中国的时尚名媛、女星、社会名流所认可。此次“品质门”的曝光,无疑使其面临有史以来在华的危机。
在采访中,深圳可派发言人说:“早在2011年底,可派就遭遇职业打假人以Kang Jin Young质量问题为由的敲诈式索赔。在那次敲诈事件平息后,可派主动对旗下流通渠道主动开展“品质清零活动” 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做品质检测,以防止类似Kang Jin Young质量问题的发生。期间给SKN发出的质量问题的反馈文件每年近20封。然而,SKn没对质量问题采取任何有实质性的方案和举措,始终给予冷漠对待和毫无理由的推脱,正是这种对待品质问题的完全不负责任的冷漠态度,最终伤透了我们的心,让我们不得不选择放弃它。”
由此看来,此次“品质门”曝光事件不是偶然,而是一个必然。相比较SKN的“冷漠”,深圳可派此次主动批露Kang Jin Young严重的品质问题表现得异常坚决。“我们认为商品品质的责任必须得到明确,中国的质量标准必须得到尊重,消费者权益必须得到保护,品牌运营商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保护,为切实捍卫消费者权益,我们将就此进行不妥协的品质维权,要求SKn必须首先承担顾客所蒙受的品质损失,设立召回和赔偿机制,给予顾客赔偿。”
一位专家分析:“像SKN这种世界500强企业,很难相信它在其它国家的产品质量和对待质量问题态度也是这样。我认为SKN在中国地区极可能存在区域性歧视对待,这是导致它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品质严重下滑的原因之一”。
关于商业的区域歧视性对待,法国学者曾这样粗略定义:“当两个单位的同种实物商品在对同一区域消费者或不同区域的消费者服务和价格不同时,我们就可以说生产者在实行区域歧视性对待”。比如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售后维修政策,就是一种区域歧视性对待。
在北京的Kang Jin Young店铺里,随机采访到的一位消费者表示:“花那么贵的钱来买它的产品,却连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太没有商业道德,说白了SKN是歧视中国人,我肯定不会再买他们的东西”。
业内人士则认为:“近两年来跨国公司的丑闻和质量问题时有出现,唯有那些重新回到负责任的立场上来,才有可能获得中国消费者的谅解。或许在一些跨国公司看来,中国的企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并不成熟,独立性还不足以与其进行平等谈判、对话和要价。”
“任何品牌都没有品质豁免权。此次维权,我们可派将不惜一切代价,并呼吁政府、行业和消费者共同建立并完善时尚品行业品质检测和监督机制。我们希望未来的市场竞争更加公平、公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才是保障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可派负责人表示。
返回顶部
相关质量报告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
18.119.11.179的朋友,您可以参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