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垃圾短信何时休?
摘要:到底是什么一手造就了手机用户长久以来挥之不去的梦魇一般的阿卡琉斯之踵?不规范的手机短信息运营市场直接导致了这一恶果。混乱的手机短信运营市场使两群人利令智昏,站在猖獗的手机短信息群发战线最前沿冲锋陷阵无所不能的就是他们——个人手机匿名用户和部分不法SP。
2007年6月29日上午,从维护用户权益出发,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电信增值服务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今后,一旦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SP)发送至手机用户的信息内容涉赌、涉毒、涉黄,或是有反动言论等非法内容的短信,电信增值服务委员会就会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甄别,自动过滤以制止其传播,公安机关也将会对违法短信内容提供商进行处罚。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早已从昂贵的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年数百亿条短信流量和数十亿元产值造就了名副其实的“手机大国”和“短信大国”。手机短信息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随之产生的手机“垃圾短信”泛滥成为令人十分头疼的问题。
“垃圾短信”两大罪魁祸首
由于庞大的移动电话用户群体提供的良好市场基础,以短信息为代表的移动增值服务得以迅速发展,泥沙俱下的市场竞争给我国手机短信息用户带来的除了沟通的便利与多样化选择,更多的却是漫无边际的“骚扰之痛”。
据国家信息产业部调查显示,2007年季度,信息产业部从电信用户申诉受理机构、政府网站、部长信箱等渠道共受理关于电信服务的申诉6439人次,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垃圾广告信息及不良信息骚扰,以及个别电信企业未按《电信服务规范》要求提供服务、夸大宣传和单方改变服务协议等情况。本季度用户申诉率为6.8(人次/百万用户),丝毫不逊色于2006年同期的6.9。
到底是什么一手造就了手机用户长久以来挥之不去的梦魇一般的阿卡琉斯之踵?不规范的手机短信息运营市场直接导致了这一恶果。混乱的手机短信运营市场使两群人利令智昏,站在猖獗的手机短信息群发战线最前沿冲锋陷阵无所不能的就是他们——个人手机匿名用户和部分不法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
1、个人匿名手机用户
手段:点对点(手机对手机)发送。
关键词:短信群发器
危害性:较大。
控制难度:较大。
这种短信息在手机端显示发送对象为个人手机号码。这种垃圾短信的主要产生方式一种是在业内被称为“短信猫”的手机短信息群发器。所谓“短信群发器”,可接电脑使用,也可单独使用,通过群发器连接数张甚至数十张普通手机信息包月卡或短信套餐卡,只要简单设置要发送的手机信息和手机号码段即可自动开始发送。由于手机号码实名制未正式实施,给这些不法个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一般通过购买不记名异地卡或非正常渠道取得一些发送手机短信价格十分低廉的“短信卡”,通过短时间内密集发送,在号码有效使用期内榨干手机卡的全部价值直到号码被封停。
短信群发器属于违法产品。在百度搜索“短信群发器”,共搜索到453000篇相关文章。其中叫卖各种短信群发器产品的商家数不胜数。
“短信群发器”镜头捕捉
“北京世杰公司特价销售西门子手机短信群发器。全套330元。质保一年。不需上网接上电脑即可群发短信。性能稳定。700条/小时。数量不多,欲购从速!”
“诺亚短信群发设备(A级),通讯芯片:A级,速度:3000/6000条/小时。含增强版软件,串口卡,3年包换。5年保修……”
2、不法SP
手段:通过手机增值服务多方下手。
关键词:手机增值服务
危害性:极大。
控制难度:中等。
什么是手机增值服务?在移动通讯服务中,除去用户最常用的语音服务,其它通过手机端实现的各种生活、工作、学习、、管理等服务业务都被归类于移动增值服务,它包括最基本的短信(SMS)业务,彩信(MMS)业务、无线应用协议(WAP)、KJAVA、语音增值业务(IVR)以及随着通讯业务向3G的迈进继而产生的手机移动定位服务(GPS)和手机电视(IPTV)等服务。
谁来提供手机增值服务?提供移动增值服务的运营商(SP)的运营模式为:通过移动运营商(移动、联通等)提供的增值接口为用户提供服务,由运营商在用户的手机费和宽带费中扣除相关服务费,运营商和SP按照比例分成。
利益关系和盈利模式一旦明晰,弊端立刻凸显。
首先,SP与移动运营商之间是合作关系,移动运营商很难充当监督管理的角色。如SP通过“承包”运营商的端口,通过端口向手机用户发送产品广告,因移动运营商无法对短信内容进行监管,部分不法SP又以利益为大,使得短信广告门槛奇低,无任何审查把关程序即可直接上线发送至手机用户手中,甚至一些涉黄涉毒涉诈骗的不法个人广告也堂而皇之地批上了“合法”的外衣,频繁地向手机用户辐射开去。肥了不法SP,苦了无辜的手机用户。用户频繁收到的如:“10662125”“03170”等数字服务台发出的短信息便是不法SP的“杰作”。
其次,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对不够完善。面对手机增值市场中不法SP的违规摸鱼行为,移动运营商处于一个尴尬地位,监管缺乏高度和政策法规支持,放任又对用户不负责任,仅仅靠“违约”来制约不法SP是远远不够的。在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针对不法SP的猖狂牟利的恶劣行为,对这种国家明令禁止的欺诈经营、骚扰和误导用户的违规问题,仅靠不法SP的自觉性和市场规范力来制约是远远不够的,用户权益亟需国家法律法规支持和保障。
SP违规操作镜头捕捉
2006年6月,中国电信湖南分公司将其服务平台“互联星空”外包给SP湖南和讯科技有限公司。一用户在使用SP提供的平台时发现频道主页上赫然挂靠着一个淫秽色情的影视片场,任何互联星空的用户只要每月交纳30元钱,便可尽情观看上千部黄色“饕餮大宴”。该用户愤然将中国电信及其SP(湖南和讯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院。
2007年6月26日,湖南省电信公司责令湖南互联星空运营中心总经理、副总经理停职并进行经济处罚,其合作SP湖南和讯科技有限公司已被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终止了合作关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关闭了对该公司的接入服务,并将其列入有严重违规行为的SP名单,通报全集团今后不得与其合作。
垃圾短信内容花样叠出
类型1 诈骗短信
“尊敬的客户,您的在×商场刷卡消费人民币××元,如有疑问请拨打客户服务热线××”
这种冒充银行发来的短信大家大多已经司空见惯了。如果您回复了此类短信或者是打电话过去,不仅会扣除相应通信费用,还有可能会陷入诈骗钱财的更深层陷阱之中。
相比之下,这样的短信就显得“有人情味儿”多了:“你现在过的怎么样?”“今年过节回家么?”此类短信常以陌生的号码显示,却又给机主造成一种假象,是熟人发来的问候。但是一旦回复了这样的短信,回复您的也许将是:“感谢您定制XX公司的XX业务,月使用费用XX元已经扣除,谢谢您的订阅。”
类型2 黄色短信
“漫漫人生路,谁不错几步!家庭要照顾,情人也得处!家里有个做饭的,外面养个心善的,对桌坐个好看的,远方有个思念的!保住二,守住一,发展三四五六七!”
“想和我成为朋友吗?回短信跟我聊聊吧。或者给我打电话,我等着你。”
据调查,几乎百分之百的手机用户都收到过黄色短信。“手机性骚扰”成为一个新的社会课题和犯罪学课题。“手机性骚扰”更是一种以侵犯他人人格尊严为特征的民事侵权行为。日前,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负责人表示,如果市民复制、出售或者传播有色情内容的手机短信、图片、视频或者彩铃超过一定次数的,将被认为是传播淫秽信息,可被处以治安拘留,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类型3 非法产品和服务广告短信
“本公司常年以优惠价格出售免关税香烟、汽车、军用物资等,只要你想的到,我就弄的到,如果你有这种需要,请速与我公司联系。公司电话××××”
此类垃圾短信常见的如买卖、枪支弹药、倒卖走私的汽车香烟等等。大多由个人手机发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相信大多数手机用户收到这样的短信,都会一删了之,不加理会。然而这类短信的内容已经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违法分子虽然不一定达到最后的目的,这也是对社会以及经济秩序的一种极大的破坏。
类型4 由正规企业发来的商务广告短信
“XX商场现在打折并双重积分回馈消费者……”,
“本辅导学校近期举办报名赠书活动……”,
“欢迎本小区业主来我山庄旅游度假……”等等诸如此类,
这些短信通常企业根据机主在办理会员卡、听课证、登记入住时登记的手机号码而发来的广告,以吸引机主再次光临消费。虽然这类短信没有给机主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但是如果机主并不需要相关的服务,此类广告短信对于发、收短信的双方来说,都是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对用户也造成了资料外泄和信息骚扰。
个人用户垃圾短信解决办法
目前,手机短信用户再收到不良或非法内容的信息,中国移动用户可转发至“10086999”或拨打10086举报,也可拨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中国联通用户在进行信息服务业务的定制、取消、咨询及投诉等遇到障碍时,可拨打中国联通总部设立的信息服务提供商服务监督电话10109696予以解决。
垃圾短信治理需采取有力措施
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赵金城提交提案,就如何进一步治理垃圾短信提出措施建议。他认为,造成目前手机垃圾短信息横行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法律上的缺陷。
目前手机短信息运营市场极度不规范已成事实,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答案。
1、加大立法力度,填补法律空白。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手机短信管理的法律、法规,这就会让不法份子钻了法律的空子,对运营商和SP不能有效进行管理,对于规范手机短信运营市场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据记者了解到,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已经通过了用来监管滥发电子信息的《非应邀电子讯息条例草案》。该草案规定了对促销类的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传真等五类电子信息作出了规定,如果促销的单位违法了相关规定,初犯的罚款10万元港币,再次犯的罚款可达到50万港币。
2、提高SP门槛,规范传播行为。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电信增值服务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对SP的约束和监管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北京石公安局和网监处将全力配合,手机有害信息的传播途径多方出击,层层把关,其中对对SP的监督审查将更为严格,这将从源头上根治有害信息传播行为。
3、实施手机实名制。在实行“实名制”的同时,要完善相关的用户信息披露制度,比如规定只能由公安或其他授权人士才能索取手机卡用户的身份资料,以保护用户的隐私。
4、加强对短信群发设备
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如果短信群发器有保留的必要,务必实行许可证制度,滥造滥发无疑于玩火自焚。如果没有保留的必要,应予以坚决取缔。
5、社会力量。垃圾短信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无论是用户对垃圾短信的举报、投诉,相关部门的管理、处罚,还是运营商的配合都没有形成一个合力。只有相关部门合力,着手浇筑一座坚固的手机短信息传播“马其诺防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顽疾。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的作用并非只是要打死狼,重点在补圈以做到防患未然。
具有“第五媒体”美誉的手机短信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并以一种崭新的媒介形式酝酿着生活方式的革命。拇指文化悄然流行的同时,虚假信息、黄色信息、危害公共安全信息等有害内容的短信也随潮涌逐渐现出水面。
毋庸置疑,受制于个人使用群体的文化背景、性格爱好、价值观念等根本因素,手机信息传播必然是良莠不齐,手机与手机端“点对点”短信发送因涉及个人隐私难以规范。然而就增值服务提供商来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全然不顾用户利益堂而皇之地进行手机垃圾短信传播活动,并且屡禁不止,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之间是否存在沆瀣一气的包庇互通关系。作为内容提供商的直接责任部门,一纸合作约定往往只牵扯到经济链条,只是一味追求利益化。毫无疑问,这种明目张胆无视用户利益的恶劣行径终将瘫倒在日趋完善的法律法规枪口之下。
6月29日北京市公安局监办下成立的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电信增值服务工作委员会,成为首都打击手机垃圾短信传播的最强力武器。参加成立大会的首都300多家内容提供商们将以身作则,为规范全国手机短信市场做出表率。
另外,手机号码实名制也成为争议话题之一。既然要从源头上根治混乱的手机短信市场,建立长效机制,清除有害短信制定、传播的温床,手机号码实名制不失为治理个人用户群发有害短信的有效举措,目前鉴于我国手机使用者人数众多、市场长期混乱、地方市场难以监控等原因,个人手机号码实名制目前还在论证阶段,相信用不了多久,实名制也将真正作为一项长效有力监管治理举措,正式实行开来。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牢固的栅栏,足以预防觊觎手机短信市场这一圈肥羊的不法个人和不法SP们化身为狼,伴着贪婪的涎水咬下的将是坚硬的石块和自酿的苦果。
返回顶部
相关质量报告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
3.144.23.154的朋友,您可以参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