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限令急出 节能环保为最大理由

质量快报 | 包装/塑料包装制品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浏览:48 
摘要: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措施,已经由地方试点探索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并成为强制性规定。


 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措施,已经由地方试点探索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并成为强制性规定。

  本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通知》称,由于过量使用以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塑料购物袋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塑料购物袋限令

  尽管还没有全国范围内消耗塑料购物袋的数量统计,但有数据显示,北京市区居民一年消费的购物袋数量就达23亿个,而一些大中城市也均在15亿至20亿个。

  这些塑料袋大多只能使用一次就成为垃圾。尤其是那些超薄塑料购物袋常常飘扬在空中。为此,《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要求国家发改委抓紧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

  《通知》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要求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

  据了解,该制度曾先行在上海、沈阳等多个城市试点,多数消费者对此并不反对。北京宜家家居几年前就实行塑料购物袋收费,平均每个0.5至1元不等。

  细心的人注意到,《通知》并没有将塑料购物袋的产销大门关死。《通知》要求,“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商务部要会同发展改革委制订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逐步形成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市场环境”,“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昨日,据环保界人士称,塑料购物袋限令出台,与近段时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和能源紧张有关。

  一个可供参考的数字是:据日本聚烯烃薄膜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日本国内每年使用约30万吨塑料购物袋,全部折合成大号购物袋约为300亿个,生产这些购物袋需要原油5.6亿升。

  废塑料回收需加强

  大量使用塑料袋等塑料包装引发的污染是严重的污染源之一,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

  我国云南迪庆州从2001年起就开始禁用污染环境的塑料购物袋,成为我国个禁用塑料购物袋的地区,其经验得到了外界的好评。

  不过,也有专家在此间表示,塑料购物袋并不是“天然”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而是缺乏良好的回收渠道和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也就是说,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落后,亦是造成“白色污染”的重要原因。

  对此,《通知》也提出,环卫部门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切实减少被混入垃圾焚烧或填埋的废塑料数量。废旧物资回收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指导、支持物资回收企业建立健全回收网点,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和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促进废塑料的回收,大力推进规模化分拣和分级利用,充分发挥塑料资源的效用。

  同时,环保部门要加大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制订环境准入条件、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建立废塑料从回收、运输、贮存到再生利用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废塑料处理处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开发推广提高废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提高废塑料资源利用水平。

返回顶部

相关质量报告
质量报告浏览页-尾屏通栏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3.22.71.103的朋友,您可以参与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我要评论
  • 评论标题:
  • 评论内容:

热门质量快报

更多 >>

热销产品

我要发布
质量报告浏览页-二屏右侧banner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891684693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8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25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