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药监局:7月份曾上报多起肾结石病例
摘要:郑州也有医院接治相关患者,但因治疗及时,患者基本都已治愈出院。

仅有10个月大的孩子患了肾结石,于学彬忧心忡忡
商报记者 王棣/摄
据媒体报道,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出现“肾结石宝宝”病例。
昨日,商报记者走访本地医院得知,郑州也有医院接治相关患者,但因治疗及时,患者基本都已治愈出院。
个案样本
10个月大男婴得肾结石
昨日下午,在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的儿外科重症监护室外,来自周口郸城县的于学彬(化名)茫然地待在医院里,他10个月大的儿子身上带着生命体征监测仪睡着了。
“孩子几天都不尿,憋得不停地哭闹,好不容易睡着了。”已经连续4天没睡囫囵觉的于学彬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一脸愁容。
于学彬说,5天前,一直活蹦乱跳的儿子突然上吐下泻。他赶紧带孩子到当地医院,医生说是缺水。可两天后,打针吃药不但没止住呕吐腹泻,孩子的尿也越来越少,两天才尿一次,而且开始浑身浮肿。
之后,儿子在周口市医院被确诊为肾结石。9月10日下午,于学彬与家人带孩子来到郑大一附院。
于学彬说,住院前,医生先问孩子是不是喝奶粉了。他说是“三鹿”的。医生马上嘱咐他,不要再让孩子喝了。
“俺孩子去年生下来他妈就没奶。孩子姥爷说喝好点的,指名要‘三鹿’品牌。”说着,于学彬从病房里拿出一袋喝了一半的“三鹿”奶粉,上面写着较大婴儿奶粉(6~18个月)字样。
于学彬表示,10个月了,孩子喝的都是“三鹿”奶粉。半岁以前,两天就要一袋。半岁以后,能吃点饭了,四五天也得一袋。为了买奶粉,他要三天两头往集上跑,价格也不便宜,21元一袋。
病例解读
郑大一附院 20多名小患者喝了同品牌奶粉
郑大一附院小儿外科主任范应中说,小儿患肾结石的几率很低,以往,一年也就接诊三四个病人。可今年春节过后,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孩子突然增多。截至目前,该院陆陆续续接诊20多例,年龄大都在半岁到一岁之间。
范应中专门跟北京市儿童医院的专家进行交流,最初怀疑是某种药物引起的,但具体是哪种药还不清楚。
后来,范应中对20多个病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几点共性问题,除了这些孩子发病前都用过药外,他们还都长期饮用同一品牌的奶粉。而且,这些孩子大都来自农村,地区性的营养缺乏也普遍存在。
但范应中兴奋地说:“我们接诊的20多个病例无一死亡,全部康复出院。”
治疗结果
部分医院肾结石患儿均已治愈出院
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同样因肾结石住院的患儿,今年也明显比往年多了。
该院肾病风湿科主任刘翠华说,往年,因肾结石前来住院的患儿一年也就两三例,多则三四例,而今年从1月份到8月份,已收治过十几个患儿。
“刚开始没太在意,后来病例多了我们也开始刻意留意,像患儿发病有没有区域性等,但并没有发现发病有区域性。”刘翠华说,这些患儿来自全省各地,多数是农村的,城市的少一些,但没有一例是郑州市的。同时发现,这些孩子超过2/3属人工喂养。
患儿来时,均表现相同的症状:恶心呕吐、发烧腹泻且没有尿。“都说在当地没法治了转到郑州的。”刘翠华说,这些患儿一般在半岁到两岁半之间,最小的患儿仅7个月大,最严重的一例,来医院时已经四五天没一滴尿,经过一周的腹膜透析,才脱离危险。
“目前这些患儿均治愈回家。”刘翠华说,小儿因器官仍未发育完全,因此治疗肾结石只能采用保守治疗法,经过抗感染、补充液体、利尿等方法,一般经过半个月均可治愈。“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即使有些结石未排完,也不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并不会影响他将来的工作、生活。”
返回顶部
相关质量报告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
3.128.188.223的朋友,您可以参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