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

质量追踪 | 食品、饮料/食用菌/蘑菇来源:优讯-中国 浏览:
摘要: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1日公布了近期对北京市场蘑菇产品荧光增白物质的专项监测结果,3个样品表面检出荧光增白物质,抽检合格率为97.73%。


  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1日公布了近期对北京市场蘑菇产品荧光增白物质的专项监测结果,3个样品表面检出荧光增白物质,抽检合格率为97.73%。据专家分析,蘑菇表面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一名小学生调查发现,如今市场上的鲜蘑菇超九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长期吃这样的蘑菇将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为此,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近日组织相关部门对北京市场销售的蘑菇产品荧光增白物质进行了专项监测。

  此次专项监测,从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昌平等区县的13家超市、市场共抽取132个样本。抽样地点包括锦绣大地、新发地、岳各庄、八里桥、大洋路、水屯等批发市场和首联、京客隆、物美、美廉美、超市发、家乐福、乐天等商场和超市。其中,鲜食用菌46个样本,干制食用菌74个样本,食用菌罐头12个样本。种类包括香菇、滑子菇、金针菇,茶树菇、鸡腿菇、平菇、冬菇、黑木耳、蟹味菇、草菇、杏鲍菇、白灵菇、花菇、珍珠菇、白玉菇、双孢菇(口蘑)、秀珍菇、榛蘑、鲜味菇、秋木耳、猴头菇、鲍鱼菇、黄牛肝菌、高山老人头菌、美味牛肝菌、金钱菇、山榛菇、黄花菜等。

  依据《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NY/T1257-2006)、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四批),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132个食用菌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其余样品均未检出,合格率为97.73%。从检出情况看,不合格的3个样本均为表面有荧光增白物质污染,菌体内部均未检出,并且在包裹蘑菇的包装上均检出荧光物质。据专家分析,蘑菇产品表面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

  3个表面有荧光增白物质污染的蘑菇产品是: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菌类大厅7号、北京新发地李宇菌类销售中心销售的散装鸡腿菇;北京市昌平区城南街道水屯村水屯批发市场西区十栋1309号、北京荣善祥瑞食用菌经营部销售的散装白灵菇;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市场有限公司蔬菜批发区64号车位销售的散装白灵菇。

  据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介绍,2009年以来,北京市工商局共对北京市场上321个食用菌样本开展了荧光增白物质的检测,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总体合格率为99.07%。

  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对此次监测检出不合格食用菌样本的经营者,已责成工商部门对同批次产品依据相关程序开展下架退市并立案查处。同时,全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食品监管和监测工作,并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返回顶部
相关搜索:
蘑菇
荧光增白

相关质量报告
质量报告浏览页-尾屏通栏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3.145.177.180的朋友,您可以参与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我要评论
  • 评论标题:
  • 评论内容:

热门质量追踪

更多 >>

热销产品

我要发布
质量报告浏览页-二屏右侧banner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891684693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8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25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