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百团大战”中的团购真相

质量追踪 | 商务服务/其他商务服务来源:京江晚报 浏览:14 
摘要:线下消费隐藏的陷阱可能更甚于线上交易。一是消费歧视,一是隐形消费。


  或许很多人还记得当年邮购、买书的情节,有一个叫做“贝塔斯曼”的读书俱乐部曾风靡上世纪90年代。随后,很多的邮购商家应运而生。时至今日,贝塔斯曼已终结中国书友会,而另一家叫“麦考林”的却发展为集邮购、网购等于一体的零售企业,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之后中国的“后起之秀”们如当当、淘宝……更是以席卷全国之势风靡亿万网民中间。

  然而,随着团购网站和团购人群数量的日益壮大,团购这种新生活也开始出现不和谐音,产品货不对板、网站卷款走人、消费难以维权……团购,到底是美味的馅饼,还是诱人的陷阱?

  逃脱团购“魔掌” 切记理性消费

  “仅售60元!原价294元的丰富双人套餐……享惬意西餐,品馥郁红酒!”仔细看下去,双人套餐的内容可不少:有安格斯黑椒牛扒 、烟肉芝士蛋汁意粉、香辣鸡中翅、鹅肝酱香蒜法式面包、2杯智利双洋红酒……这让维凌心动不已。嗯,就是它了。轻点鼠标,抢购、付款……一气呵成,“叮咚!”手机短信一响,不用看,维凌就知道,消费密码到了。剩下的事,就只需要提前预约好就餐时间。

  这就是维凌一天生活的开始。“我都有些上瘾了!”维凌说,每天去团购网站看一下今天有什么好“团”的,已经成了必修课,若是哪天没看就感觉很不舒服,似乎错过了什么。“看着之前上千元的东西现在只需要一百多块,又正好是自己想要的,那种团下来的感觉特别美妙”。

  “如果说到团购的不足的话,就是现在种类还不够丰富。在淘宝只要你想买的都能买到,但团购网站上通常提供的都是餐饮、电影、唱K等,消费面还比较窄,如果能拓宽就,我们也可以尝试去玩些新鲜玩意儿,比如打高尔夫、旅游……”维凌憧憬道。

  与女孩子狂热的购物欲相比,段宇作为一个大男生要稍微控制一些,但也感觉自己陷入了团购的“魔爪”。

  “有些失控了。好像不‘团’就不爽。但回头看看,这几个月似乎有点为团购疲于奔命了。”段宇说,自己在老婆的带领下开始了“团生活”,一开始图新鲜而热情高涨。但因为团购人数较多,商家需要提前预约,有时候发现预约的时间都排到几周之后,可又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时间,所以总得拼命挤时间安排消费了才能避免损失。“好像现在还没有看到说如果过期了怎么退款的问题。所以我们都必须消费掉,有时候也挺勉强。”段宇总结说。

  与安排时间相比更麻烦的是,冲动消费带来的“恶果”。因为团购产品个个看上去都便宜诱人,不经意间就可能变成额外消费。“团购之后发现,每个月的消费比以前增加了好多,这其中有的就是可买可不买的。虽然单个金额不断,但累积起来也是不小的一笔数。”段宇认为,团购切忌冲动消费。

  团购网站资质 “怎一个乱字了得”

  笔者搜寻各大团购网站发现,在退款方面的确还存在着很大问题。比如在某知名团购网站上,对于“什么情况下可以退款”,回答只有两种情况:团购结束时没有凑够团购人数;团购成功后,商家因意外原因临时出现停业或搬家的情况。对于未能及时消费如何退款这一最困扰“团员”们的问题,却没有任何答案。不过,也有团购网站打出了“随时退”无障碍退款消费保障服务,承诺“想退就退”,也有团购网提供7天无条件退款,团购网站的售后服务也正在逐步改善。

  和不少网购族美妙的团购经验相比,总有一些人会上当或者遭遇货不对板、难以维权等情况。  

  利益的趋势使得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团购网站已经达到上千家,另外每月都有数十家新的网站加入战局。一夜暴富的心理会不会导致团购业界“怎一个乱字了得”?而乱象,归根结底可以落到资质问题上。

  资质乱已经成为了团购网站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弊端。“搭建一个团购网站的成本大约5000元,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支出,撑死不超过1万元。”某团购网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团购网站的门槛不高,盈利模式一目了然,所以才会跟风者不断。在淘宝网上,不少商家出售团购网站的平台搭建软件,价钱大都在400元左右。

  细心的买家可能发现,国内几乎所有的团购网站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没有任何权威机构的认证,没有任何部门的审批,团购网站虽然起来得很快,但是并没有受到相关单位的监管,质量参差不齐在所难免。因此,近来关于团购网站以及团购合作商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相关人士之前通过媒体表示,虽然对团购网站的建立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但是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就必须申请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而申请该许可证的条件之一,就是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注册资金大于或等于100万元企业,而非个人。

  今年10月底,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处发布国内首份《电子商务信用认证规则》,29家团购网通过首批认证。据介绍,这次认证,网友实名投诉被列为重要参考指标,根据网友意见,网站的信用等级和信用额度随时会被调整。

  然而,这份《电子商务信用认证规则》和中国电子商务中心却遭到了质疑。一直以来,中国电子商务中心以商务部直属单位对外宣传,在认证资格的发布会上,该中心也不遗余力地对外宣传商务部的政策,还邀请了相关的商务部专家官员出席了发布会,但是外界对于此次认证还是疑虑重重。

  艾瑞咨询电子商务分析师苏会燕表示,电子商务中心的认证不具有法律效力,只能是一个指导性意见。不过对于目前国内鱼龙混杂的团购市场,这样的认证还是必要的。但是若是未来太多认证的话,反而会显得“不正规”。

  团购有风险 出手需慎重

  大四的学生小雪被同学们戏称为“团奴”,但这位江湖老手在刚刚进入团购“专业”的时候,还曾经被骗了一次。小雪回忆说,她有一次“团”了一双鞋,在付款的时候突出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说买了这件商品还会免费赠送一副进口手套。由于贪图小便宜,小雪点击对话框进去了之后,发现“真”的有赠品,于是便通过网上支付交易了。可是,后来小雪才发现其实这是钓鱼网站的一个小伎俩,通过类似的链接将用户引入歧途,从而导致支付的款项没有到达对应的商家却不知所踪了。

  艾瑞咨询公司从事电子商务的苏会燕分析说,线下消费隐藏的陷阱可能更甚于线上交易。从该公司提供的投诉案例来看,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消费歧视,一是隐形消费。李就曾被“歧视”过。她之前团购过一次电影票。团购当时没有任何说明,但是到了电影院,参加团购的顾客只能选择夜场,而且只能是位置有限的小包厢。

  喜欢团购餐食的郑女士在消费时却吃了“隐形消费”的亏。她团购了一个辣味火锅套餐,够味也够辣。在她提出需要一杯冰水的时候却被告知,店里不提供免费的水,就连白开水也要付费。而且,这家店卖得最贵的就是酒水。这种例子不在少数。

返回顶部
相关搜索:
团购真相

相关质量报告
质量报告浏览页-尾屏通栏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18.188.151.206的朋友,您可以参与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我要评论
  • 评论标题:
  • 评论内容:

热门质量追踪

更多 >>

热销产品

我要发布
质量报告浏览页-二屏右侧banner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891684693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8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25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