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称多数进口水果系国产

质量追踪 | 食品、饮料/生鲜水果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浏览:27 
摘要: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洋水果”,到底有多少是真正进口的呢?据广东省水果行业协会会长易干军透露,目前市面上卖的水果,只有几种以进口为主,如山竹、榴莲、红毛丹及新西兰金奇果。其余绝大部分所谓“洋水果”,其实都是“被进口”的国货,如“美国新奇士”及部分“美国蛇果”等等。


  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洋水果”,到底有多少是真正进口的呢?据广东省水果行业协会会长易干军透露,目前市面上卖的水果,只有几种以进口为主,如山竹、榴莲、红毛丹及新西兰金奇果。其余绝大部分所谓“洋水果”,其实都是“被进口”的国货,如“美国新奇士”及部分“美国蛇果”等等。

  国产脐橙比美国的好

  广东省水果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易干军昨日告诉记者,“绝大部分进口水果都是国产的。”目前市面上卖的水果,只有几种以进口为主,如山竹、榴莲、红毛丹及新西兰金奇果。其中山竹、榴莲、红毛丹都是热带水果,难以在中国种植。虽然现在海南引进了泰国榴莲的品种,但产量少得不可能销售到海南之外。此外,绝大部分所谓“洋水果”,其实都是“被进口”的国货,如“美国新奇士”及部分“美国蛇果”等等。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国产水果品质已经追上,有些甚至超过了洋水果,具‘国际实力’”。易干军举例,如,多年前我国引进美国新奇士脐橙,经选种等不断地研究、种植,目前国产脐橙不仅外观上大有改观,口味也非常不错。据他透露,现今市面卖的脐橙,包括不少标称是“美国新奇士”的脐橙,绝大部分都是国产的。“我国自产的脐橙比进口的好,因为进口脐橙经过几十天的长途运输,不仅运费高,而且保鲜程度也较差;而国产脐橙价格相对较低,所以美国等进口脐橙基本已被挡在国门外,进口的非常少;现在香港市面上的脐橙,大多都是国产的”。

  商贩自己贴洋标签

  易干军还透露,市面上不少外观和内在品质都较好的国产香蕉,也打着菲律宾进口香蕉的旗号进行销售。“甚至不少超市可以买到的‘菲律宾都乐香蕉’,也有一些是国产香蕉”。

  那么,如此多的山寨“洋水果”,又是如何混迹于市的呢?记者走访各大超市、水果批发市场后发现:市民们购买进口水果时,多会作为判断标准的“洋标签”,部分竟是商贩自己贴上去的。而据不少档主自爆,“洋标签”在网上及批发市场上均可买到,300元一万个,且可“量身定做”,“任君选购”。

  揭秘

  国产水果咋改姓“洋”?

  哈密瓜贴上“sunkist” 木瓜全来自“夏威夷”

  在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国产水果刚刚运来时并没有贴标签。很多水果档的商贩在打开水果纸箱时,纷纷拿出“洋标签”贴上。有的贴纸还未贴稳,一碰就掉。

  在一档哈密瓜档口旁,一个商贩一只手熟练地往哈密瓜上贴着印有“sunkist(注:新奇士)”的标签;另一只手还拿着几十个标签备用。记者询问该哈密瓜产自哪里,商贩顺口就答“都是国产的”。干吗要“洋标签”?对方解释:“贴上(标签)只是为了好看而已”。

  而在另一家木瓜专卖档,记者见到老板娘正拿着一叠红色的不干胶,挨个给木瓜贴上“夏威夷木瓜”的标签。“这木瓜怎么可能来自夏威夷啊?”记者问。老板娘承认:“不是,海南产的。”据她介绍,都贴着“夏威夷”的标签,每天能卖出几千只木瓜。而这些标签都是进货的经销商“附送”的,她只是应其要求贴上而已。

  “洋标签”到底哪来的?——网上可订制 几分钱一个

  这么多“洋标签”从何而来呢?记者调查时发现,看上去如此郑重其事的“洋标签”,在水果批发市场及网上都可以随处买到,只要300元就可以买到一万个。

  在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记者看到有专门售卖“洋标签”的档口,不同样式的“洋标签”整齐地摆在显眼处。“现在哪有那么多洋水果,买个标签贴上去就行了!”该档主坦言,不少市内乃至市外的水果零售店都从他这里批发“洋标签”,只要在销售前贴上标签、换个箱子就成了“洋水果”。

  而在淘宝网上,记者输入关键字“洋水果标签”,即可看到一串店家名称。记者随即挑选了几家经营“水果标签印制业务”的店家,他们都表示可以制作洋水果的标签。“你需要什么内容,就给你印什么,300元一万个。”一店家放言。

  当问及印制这样的标签是否“安全”时,有店家信表示:“现在洋水果上都贴这种标签,没人查的!”

  究因

  “洋水果”泛滥多因崇洋心理

  为什么国产水果要贴上“洋标签”?为何品质很好的国产水果仍要冒充进口水果?一些档主直言是为了“卖个好价钱”;在易干军看来:主要是消费者“崇洋心理”作祟,致使“洋水果”如此畅销,“有这样的需求,就有这样的市场”。

  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的部分档主坦言,不少市民都爱选贴有“洋标签”的水果,即使叫价比没贴牌的同种水果贵几倍,销量依然比没贴标签的好。如国产木瓜当进口木瓜卖,价格因此可以翻倍。

  为何市民如此钟情洋水果呢?市民曾先生表示:“洋水果虽然贵一点,但是口感好呀,而且营养也应该丰富些吧。”而市民卢则表示,自己是因为经历过国内这么多食品安全事故之后,对国产水果也失去了信心,“国外对食品质量的把控可能会严格些,吃起来放心一点”。

  提醒

  洋水果的“四宗罪”

  广东省水果行业协会会长易干军表示,他希望消费者对待国产水果及洋水果能更加成熟理性,因为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水果在外观、内在品质、新鲜度及口味和营养上,一点都不比洋水果差;而且洋水果相比之下,也有不少缺陷。

  ●贵

  长途跋涉的运费、加添各种保鲜剂及打蜡的成本以及进口关税等,令洋水果相比国产水果,大多价高数倍。

  ●打蜡

  为使水果储存时间较长,增加其外观品质,洋水果几乎都会被打蜡,但一般的蜡对人体是无害的。

  ●携带有害病虫

  洋水果可能传带“地中海实蝇”等危险性病虫,因此我国把外国水果列为九种特定商品之一。

  ●保鲜剂保水剂

  洋水果一般都需“跋山涉水”好几天,甚至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来到我国。所以其新鲜度定会有所下降,而为了保鲜、保水,添加保鲜剂、保水剂等,是必不可少的了。

  澳芒竟是海南产 换身洋装贵六倍

  夏季正是大叹水果季节。放眼街头果铺、超市,新鲜瓜果已竞相上市,其中过半还是高价“进口水果”。不过,市民刘女士向新快报投诉,称广州市面上的很多“洋水果”都是“山寨货”——只要贴上“洋马甲”,国产水果身价立马贵了好几倍。“如一个海南四季芒,原本才6元/个,来到广州后就变身‘澳芒’,48元/个,让人咂舌……”

  记者就刘女士提供的线索,走访了广州及海南多个水果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发现其所投诉的现象属实。

  假冒

  海南芒果冒充“澳芒”

  刘女士怀孕七个多月,每天吃的都是“价高质优”的洋水果。但近日,她无意中发现,朋友从海南买来的海南芒果,与自己平日吃的进口澳芒,竟然一模一样,但价格却相差42元/个。

  为求证到底广州市面的澳芒产自何方,记者前往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一探究竟。在国产水果区,一位档主坚称自己的“澳芒”来自澳大利亚。但记者在其身后的澳芒包装箱上,清晰可见“产地:海南”的字样。随后,记者咨询了广东省水果行业协会的水果专家,获悉澳芒在海南和广西百色已大片种植。

  而后,根据刘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专程前往三亚市场及三亚市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发现那里果然有大量标称是“澳芒”的芒果在售。不过档主却向记者坦言:“现在是澳大利亚的冬季,哪来的澳芒呢?这里都是海南芒果,现在正当季,多得都滞销了”。一番讨价还价后,记者以80元的价格买下了一箱海南产澳芒,共11个,还附送60多个“进口澳芒”的标签。据悉,加上运费、人工等费用,每个海南产澳芒运到广州后,成本不超15元。但随后贴上洋标签、进入超市后,穿上“进口澳芒”“洋马甲”的海南芒果,就以38元-48元/个的高价卖出。

  不过,真正的澳芒要多少钱呢?档主说:“仅拿货价,一般一个就要70元-100元。”

  含混

  大多数洋水果无出处

  除38元-48元一个的澳芒外,进口奇异果12.8元/个,进口提子38.5元/斤,进口金柚68元/个、进口蜜柑28元/斤……记者在广州各大超市看到,各种洋水果都比国产水果还要贵出好几倍。但如此高价之下,绝大部分在包装盒(袋)上,只有“进口”字样,没有标明从哪进口。

  昨天下午,天河城吉之岛超市的销售人员在为“美国大提子”吆喝。但记者仔细看了包装箱上的说明,发现产自南美洲智利。销售人员满不在乎地说:“反正是美洲的,说美国也没错。”随后记者还发现该超市里的柠檬,产地标为“南非/美国”,但这两国间,相差十万八千里。而另一家以销售进口食品出名的超市TASTE,昨日在售的不少进口水果,在标价牌上都只是写着“进口”,无具体产地国名。普通市民能辨别它是不是进口水果的,就只能靠水果上面的洋贴纸了。但市民刘女士称,其实这个方法根本不行:几天前,她在家附近的超市购买了两个“台湾香水菠萝”,但购物小票上却标称“海南菠萝”。对此,超市负责人解释道:“电脑系统出错。”刘女士对此很生气,“香水凤梨每斤7元,海南菠萝每斤才2元,相差几倍”。

  无证

  未见洋水果进口证明

  既然都以“洋”身份自居,那有没有“身份证”或“护照”?记者在走访时,向百佳、好又多、家乐福、沃尔玛、吉之岛、华润万家等各大超市的工作人员索要进口水果的海关等证明,但没有一家能够出具。天河城吉之岛超市称“文件都在供货商那里,我们没有”,正佳广场百佳超市告诉记者“没啥证明材料,就是进口的”,番禺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说“这个不能给你看,如果每个顾客都问我们拿来看,哪忙得过来!”

  由于无法提供相关证明,在记者的追问下,正佳广场的百佳超市店员只好不情愿地承认,其标价68.8元/斤的“进口车厘子”实为山东产,“我跟你说实话吧,这个就是国产车厘子。那边198元一盒的,才是真的智利进口”。

  怪象

  ●日本梨产自东莞?

  在番禺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记者发现包装精美的“日本爱宕梨”,两个一组,售价高达218元,但细看其价格牌,却赫然写着“产地:东莞”。面对记者“一个梨怎会有两个出生地”的疑惑,店员以“不知道,主管不在”为由,转身离开。

  ●新西兰苹果产自美国?

  在正佳广场的百佳超市,明明价格牌上写着是“新西兰苹果”,但每个苹果身上的小贴纸上却印着“USA(美国)”,而且标签上的条形码模糊不清,轻轻一碰标签就会脱落。

  ●外包装英文都写错?

  在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记者发现有的澳芒包装箱上印着“Produce of australia(注:澳大利亚生产)”字样。众所周知,国家名英文拼写的首字母应该大写。随后,记者还在另外一个箱子上,发现produce错拼为podurce。面对记者的质疑,档主以“不懂英文”为由,不予回应。

  背景

  洋水果须挂“检验检疫证”

  据悉,水果属高风险商品,其可能携带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会对我国农业尤其是水果种植业造成极大损失。因此一直以来,我国对进口水果监管非常严格。根据我国《进境水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进口洋水果必须取得质监部门签发的“检疫许可证”和输出国或地区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进口洋水果的包装箱上,须用中文或英文注明水果名称、产地、包装厂名称或代码。

  此外,我国还要求,凡在市场上零售、使用进口水果的商场、超级市场、摊档、酒楼、西餐厅、宾馆、歌舞厅、旅游点、医院、机场、车站、码头,必须向地方动植物检疫局申领《进出境动植物注册登记证》,只准经营合法渠道进口的外国水果,不准暗中收购非法进口水果进行销售、使用。违者,依法没收或加处罚款。

 

返回顶部
相关搜索:
进口水果

相关质量报告
质量报告浏览页-尾屏通栏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18.218.79.20的朋友,您可以参与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我要评论
  • 评论标题:
  • 评论内容:

热门质量追踪

更多 >>

热销产品

我要发布
质量报告浏览页-二屏右侧banner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891684693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8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25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